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大同概要
大同
大同市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战国属赵,汉置平城县,北魏建都,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置云中郡和云洲。辽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于今大同城建西京,十七年(公元1048年)置大同县附郭。自此,大同县名沿用未改。吸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为大同府治。抗日战争时期分设东、西大同县。1949年5月解放后,大同城区建为大同市,属察哈尔省。1952年11月重归山西省。1993年7月雁北行署撤销,与大同市合并,并将雁北行署下辖的部分县划归大同市。现辖有开发区、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等5个区和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大同县等7个县。
大同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华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国家重能源基地,国际较有影响力城市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
大同历史
大同市
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北方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城市之一,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春秋为北方少数游牧民族居住地。 战国公元前三世纪:赵武灵王就“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
置云中、雁门、代郡”初设平城,隶属代郡。 秦朝秦始皇北逐戎狄,在大同城西“筑城武周塞内以备胡”。大同东西分属雁门郡和代郡,并在境内修筑长城。西汉沿袭秦制,雁门郡属并州,代郡属幽州。白登之围发生于此。 东汉汉明帝时,通光寺建成,大同最早的佛教寺庙。 三国大同为乌桓、鲜卑等部族占
据北魏初中期建都于此,称“代京”、“平城”,历经七帝96年。唐朝为云州 。五代时作为幽云十六州的一部分割让与辽 。辽代辽在此设西京大同府,为辽国陪都,从此称为大同。金代也在此设西京大同府,为金国陪都。 元代改为大同路,大同又被封为西京(陪都)。1277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大同,他当即盛赞“大同是一座宏伟而美丽的城市”。明朝改路为府,隶属山西行中书省。管辖浑源,应,朔,蔚等四州七县。明朝时大同为十三重镇之一,有藩王封地,并驻重兵,最多时有13.6万人,战马5万多匹,当时有“大同士马甲天下”之说。1438-1571年明王朝对蒙古各族采取怀柔和亲政策,在大同三设马市,数辟月市,久立小市,应允鞑靼“通贡”。 清朝为大同府治。
发展中的大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5月1日 大同解放
1953年察哈尔省撤销,大同重新划归山西省。
1958年大同县并入。
1964年大同县又分出,为地级市。
1993年7月雁北行署撤销,原有县中的7县划归大同市。
“大同”一词的由来
大同是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旅游
云岗
大同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2400多年历史,曾为北魏京师、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境内古建筑、古遗址300多处,其中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1处、列入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36处,古建文化、佛教文化非常发达。大同的历史悠久,两千多年,它建过一次都—首都,做过两次陪都。 一个句注山(雁门关)一隔,太原、晋南属于黄河流域文化,句注山以北,就是桑干河流域文化,句注山以南是中原的农业经济文化,句注山以北是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它是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正是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给大同的文化带来了特色。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里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建过都的,都城加上遗址加上它的历史,加上它的文化,使大同成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当之无愧。
大同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驰名中外,享有“佛国龙城”之美誉。境内古建筑、古遗址3000余处,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有在武周山南麓留下的云冈石窟;善化寺俗称南寺,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大同城内西南隅。大同九龙壁,五彩斑谰、风格粗犷,是中国龙壁之最。辽金时代的“巨刹”华严寺,其大雄宝殿总面积1559平方米,是中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大同雁塔,原名文峰塔。因春夏飞雁众多故俗称雁塔。大同鼓楼是一座三檐十字歇山顶过街楼阁,创建于明代,清朝时屡加修葺。还有凤临阁 、观音堂、悬空寺、北岳恒山、赵武灵王墓、汤头温泉、大同土林、大同火山群、水神堂、觉山寺、平城遗址平型关、得胜堡、大同长城等等
大同旅游景点
★★★★★ 世界级著名景点,大景区景点,均为世界文化遗产或国家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 国家级著名景点,均为国家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 省级著名景点,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或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
★★ 一般景点,并拥有一定知名度
★ 其他景点
云冈石窟★★★★★
万劫之余,祖先给我们在武周山南麓留下的云冈石窟,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石雕造像五万一千余尊,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它建于公元五世纪北魏时代,纯粹是沿武周山整体开凿的。原来称中国有三大石窟,云冈石窟便是其中之一,另外就是甘肃敦煌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是中国早期石雕艺术的代表。
善化寺 ★★★★
位于永泰街西侧。善化寺俗称南寺,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大同城内西南隅。始建于唐。玄宗时称开元寺。五代后晋初,改名大普恩寺。辽末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大部毁于兵火,金初,该寺上首圆满大师主持重修。
自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至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凡十五年始成。元代仍名普恩寺,并颇具规模。元史记载,曾有四万僧人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在此寺集会,作佛事活动。明代又予修缮,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始更称今名善化寺。寺亦为官吏习仪之所。全寺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整个布局唐风犹存。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坐北朝南,渐次展开,层层迭高。前为山门,中为三圣殿,均为金时所建。辽代遗构大雄宝殿坐落在后部高台之上。其左右为东西朵殿。东侧为殊阁遗址,西侧为金贞元二年所建普贤阁。
华严寺 ★★★★
位于清远街。辽金时代的“巨刹”华严寺,其大雄宝殿总面积1559平方米,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寺内有精美的辽塑、清末所绘的壁画、明代的五尊坐佛等;华严寺外形浑朴庄重,有浓郁的辽金风格。
始建于唐朝的善化寺,整个寺院高低错落,布局有序,左右对称,是现存寺院中布局最完整的之一,寺内还保存着大量辽金雕塑精品,与华严寺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寺位于上寺的西南方,主殿为薄迦释藏殿。薄迦殿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殿内保存着31尊辽代塑像,容貌丰满,衣饰流畅,神情自如,是我国辽塑中的精品。建国以后,下华严寺被辟为大同市博物馆,内有玉器、陶器、铜器、石器等,其中很多精品。
大同雁塔
雁塔★★★
大同雁塔,原名文峰塔。因春夏飞雁众多故俗称雁塔。该塔建于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位于大同东西城墙之上。与云路、牌坊同属文庙建筑群。是古代"登科及第"的士子们祭拜、夸官的场所。塔高约14米,是八角七级空心砖塔。外形秀丽,结构奇特,其建造位置极为特殊。塔身下部为三层八面青石砌座,座上是塔身,第一层辟有两门,其它六面各锒碑碣一块,上刻明、清两代部分举子的姓名、住处与功名。二层以上塔身各开四门,依八面方位交叉更替,每层上均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斗拱上出有飞檐,檐角有风铃悬挂,风吹铃响,别有情趣。塔内为八角形通直空心,设有跳脚踏砖。游人可直攀塔顶。雁塔东濒御河,居高临下,依塔了阵,不易发觉,故又有瞭望塔之称。
观音堂 ★★★
观音堂位于大同城西7.5公里的一座小山岗上。建于辽代。曾毁于兵火。公元1122年,金兵攻陷大同,观音堂再次毁于兵火。现存的建筑系顺治8年(公元1651年),在旧址重建,屡加修蕞至今。1996年1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布局紧凑。戏台、观音堂、三真殿、台殿楼阁沿中轴线由前至后排列,迭层至高。山门结构为砖卷门洞,门额上书“观音堂”三字。一座戏台,坐南向北,建造于离地8米高的洞口,洞下是古代车马人行之道。戏台与正殿(观音殿)之间的腰墙相隔,进入腰门,左右两侧各有钟鼓楼台和碑廊。正间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殿顶为悬山式,覆以琉璃瓦。殿内增置抱厦以扩大佛事活动场地。殿内正中有一尊6米高的石雕观。(图为观音堂前三龙壁)
悬空寺
悬空寺
悬空寺 ★★★★★
恒山上还有被徐霞客称为“天下巨观”的悬空寺,为恒山十八景之冠。始建于北魏后期(约公元六世纪),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为中国最著名的悬空寺。古代诗人形象地赞叹道:“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全寺共有坐西朝东的楼阁40间,在陡崖上凿洞穴插悬梁为基,楼阁之间有栈道相通。登楼俯视,如临深渊;谷底仰望,悬崖若虹、千百年来,此寺临风沐雨,历经数次大地震,却安然如初,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北岳恒山 ★★★★★
由大同南行62公里的大同浑源县,可登临雄伟壮丽的恒山。史书载述,四千多年前,舜帝北巡,见恒山奇峰耸立,山势巍峨,遂封为北岳,为北国万山之宗主。与泰山、华山、衡山、嵩山并称为五岳,齐名天下。它西衔雁门关,东跨河北省,南屏三晋,北临燕云,一百零八峰,延绵数百里,奔腾起伏,横亘塞上。其怪石幽洞素有十八胜景之称,有传说神石东飞后留下的遗迹飞石窟;有流传着姑嫂投崖成仙化鸟的舍身崖;有两井相距一米而水味一甘一苦的苦甜井;有暗生灵芝而又不轻易露形的紫芝峪;大字湾刻的“恒宗”二字高达十三米;会仙崖的摩崖题句琳琅满目;琴棋台畔,松风奏乐;出云洞顶,云雾飘渺;果老岭上仙驴蹄印传为美谈。另外,“金鸡报晓”、“玉羊游云”、“岳顶松风”、“夕阳返照’等天然奇观也名震遐迩。山上现存古代寺庙建筑三十多处,雄视南天的恒宗朝殿,负崖高耸;隐入幽处的北岳寝宫,嵌入石窟;上应北斗的魁星阁,独立险峰;下临深渊的三清殿,巧建绝壁。
九龙
九龙壁★★★
位于和阳街。是一种制作精美、显示尊贵的照壁,坐落于宫殿、府第、坛庙、寺院等建筑主体的对面或前面。底为须弥座式,顶覆瓦盖,壁面饰浮雕状九条龙及波涛似的云纹。您知道中国最大的九龙壁是哪座吗?可能有人会认为是北海公园的九龙壁,其实大同九龙壁的体积要比北海九龙壁大三倍多,而且建筑年代早350多年。大同九龙壁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建于公元1300多年的洪武年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门前的一座琉璃照壁。中国现存完好的九龙壁有三座,除大同、北海公园的两座外,还有北京故宫的一座。大同九龙壁,五彩斑谰、风格粗犷,是中国龙壁之最。
赵武灵王墓 ★★
赵武灵王墓位于大同灵丘县城中心地带,原占地6万平方米,现保护面积为10900平公米。墓冢周长220米,高10米。明崇祯年间在墓南立石碑1通,并建有碑楼,高4米。 民国7年修葺,树碑1通,筑神道长246.67米。1984年四周筑围墙加以保护。墓园遍植树木,坟丘绿草覆盖。经重修牌楼、墓丘后,武灵墓更显得气势宏伟,巍峨壮观。
大同土林 ★★★
大同土林位于大同县杜庄村, 乘车从市区沿同浑公路往南行驶约20多公里即到。
大同鼓楼
大同鼓楼 ★★★
位于永泰街。大同鼓楼是一座三檐十字歇山顶过街楼阁,创建于明代,清朝时屡加修葺。底层用青石砌成四角,当中有十字穿心门洞。上两层为砖木结构,顶楼上架放一大鼓,乃为古时晚间报更时所用,号称“声闻四达”,故名“鼓楼”。
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同火山群 ★★★
大同火山群是最新入选的国家地质公园之一!大同火山是我国东部著名的死火山群,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形成于第三纪,主要分布在左云、右玉等县;一部分形成于第四纪,主要分布在大同盆地北部,其中研究较多的便是这群火山,它共有30余座,形成年代一般认为在上新世末到晚更新世初。这群火山按其分布特征,又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四区中北区形成年代最早,东区和南区次之,西区最新。
水神堂 ★★★
水神堂位于大同广灵县城南一里,原名洋水神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代乾隆年间增建文昌阁,改名水神堂。这里,碧水清澈见底,甘甜的天然矿泉水冲泄而出,水草袅袅、游鱼悠悠,妙趣横生。
觉山寺 ★★
觉山寺位于灵丘县城东南15公里的觉山山腰。觉山又称悬钟山、普照寺。寺周高山环抱,寺内古柏森森,景色宜人。寺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公元483年)。
凤临阁
凤临阁 ★★★
位于鼓楼西街步行商业街。原名”久盛楼”,公元1518年,武宗皇帝巡边,曾在风临阁下榻,相传武宗皇帝和凤临阁的女主人李凤姐有一段真实的爱情故事,俗称”游龙戏凤”,而凤临阁的美食”百花稍麦””金凤卧雪”由武宗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因而凤临阁享誉塞北 。
平城遗址 ★★★
平城即现在的大同,拓跋珪于天兴元年(398)七月迁都平城,至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在平城建都97年,历经六帝七世,一直成为我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拥有百万人口。当时平城分皇城、外城、郭城。外城方二十里,外郭周围三十二里,有门十二,“其郭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京畿范围东至代郡(河北蔚县暖泉镇西),西及善无(右玉县南古城村),南及阴馆(朔县东南夏官村),北尽参合(阳高县东北)。其京甸“东至上谷军都关(昌平县北),西至黄河,南至中山隘门塞(灵丘县东南),北至五原(包头市西)”。
平型关 ★★★★
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位于灵丘县西南方,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修筑。平型关城虎踞平型岭上,呈正方型,周围九百余丈,南北各置一门,门额镌刻“平型岭”三个大字,真谓峻岭雄关。这里又因发生了举世闻名的平型关战役而闻名。1937年9月25日,日本最精锐的第5师团(坂垣师团)第21旅团(坂本旅团)的两个联队共2000余人在平型关乔沟地区遭到了林彪的八路军第115师共9000余人的全力攻击,激战中,驻涞源、蔚县的日军第21旅团第42联队向平型关增援,在驿马岭地区遭到第115师独立团和骑兵营阻击,被消灭300余人,被迫撤回。在此一役击毙日军1000余人,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第115师在此战中也伤亡400余人。这是中国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它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得胜堡 ★★★
得胜堡是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北约45公里。自古为联结晋北与内蒙古的主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今由山西大同通往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国家级主要干线公路由此口通过。
大同长城★★
明代大同为九边重镇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大同明长城主要建于嘉靖年间,由宣大总督翁万达创修。大同镇长城东起天镇县东北镇口台,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子上村东山),全长335公里。据《三云筹俎考·大同总镇图说》统计,大同镇先后修大边、二边516.3里;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云冈六堡等主要城堡72座(城20,堡52);边城776个;火路墩833个。
周边旅游景点
1.应县木塔 ★★★★
2.雁门关 ★★
3.五台山 ★★★★★
4.空中草原 ★★
5.杀虎口 ★★
大同主要旅游景点列表
★★★★★ 云冈石窟 悬空寺 北岳恒山
★★★★ 善化寺 华严寺 平型关战役遗址
★★★ 平城遗址 九龙壁 大同鼓楼 雁塔 凤临阁 观音堂 大同土林 大同火山群 汤头温泉 水神堂 方山永固陵 许家窑人遗址 平城遗址 得胜堡
★★ 觉山寺 赵武灵王墓 大同煤矿展览馆 永安寺 云林寺 古城堡汉墓群 吴官屯石窟 鲁班窑石窟 慈云寺 清栗毓美墓 灵丘桃花山 大同长城
★ 采凉山 大同清真大寺 大同市博物馆 琅邪康王司马金龙夫妇墓 三皇墓 祁皇后墓 清任勇烈墓 麻庄汉墓群 清王万邦墓 元淑墓志 文嬴湖 灵丘古道 云冈国家森林公园 青擅 龙山 甸子梁 北魏鹿苑 大同天主教堂 帝君庙 龙王庙
大同风俗
大同市 - 民俗风情
大同民间的节日
除春节及二十四农事节气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上元节、中元节、祭阳日、祭灶日、游百病、小添仓等等。
节日:生旺火
时间:春节
介绍: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 等到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 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 通常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
节日:中国大同云冈旅游节
时间:每年8月
介绍:以展示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以及优美的塞外风光为主。旅游节包括晋北景点展示、文体盛事表演、城市交往、旅游观光揽胜推介、大同旅游项目招商等活动。
节日:走麦罢
介绍:是大同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新女婿在当地麦收结束后,带着丰收后的喜悦心情,用新麦磨成的面蒸成一个大月形的角子馍去看丈母娘。包含有祝福岳父岳母家里幸福安康,丰收的寓意。
节日:中元节
时间:农历七月十五日
介绍:大同人把这个中元节称为“鬼节”。这时候的农村,人们扎纸絷,相继给死去的亲人送夹衣。
大部分家庭,在“中元节”来临之际,要蒸制各种造型的馒头、面塑,大部分农民要在这个时节上坟、扫墓、烧钱化纸,对故人示以祭奠,这种风俗,已经延续几千年。
大同民间的节日,除春节及二十四农事节气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上元节、中元节、祭阳日
民俗
仿古石雕
仿古石雕所用石料为大理石。根据明朝正德年间《丸同府志·土产》记载:“花斑石,蔚州及属县出。”当时蔚州属县为广灵县、灵丘县、广昌(可河北沫源)县,在此三县的大山中,盛产花斑色大理石,尤其是广灵的千夫山和灵丘的太白巍山最为有名。根据地质专家测定,这带山区在几百万年以前的奥陶纪时期,曾为广大海域,海底沉积了巨厚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后来,我国北方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太行山和燕山在上升过程中形成不少断裂和榴皱,地下岩浆沿着断裂层流入石灰岩地层之中,岩浆在高压、高温过程中,石灰岩和白云岩发生结晶变层作用,便形成花斑色大理岩。这类岩石,最早发现于云南省大理市,故取名大理岩,也称大理石。大理岩由于在形成过程中含有多种杂质,这些杂质经过高压高温变质,形成了不同色彩、不同花纹的五彩缤纷大理石世界。其中有纯洁无杂质而皎洁如雪的“雪花白”,也称“汉白玉”;有包含杂质较多的,呈现出黑如墨染的“墨玉”;有含硅质较多的,呈现出瑜泽闪烁的“绿豆青”;含有铁质较多的,呈现出艳若桃腮的“桃花红’”;同时混有多种成分的,就呈现出桃红间碧绿,墨玉裹白绢等色彩斑斓的大理石。远在北魏时期,大同已经大量开采大理石了。当时拓跋硅定都平城之后,建造宫殿、城垣、陵墓所用石料,均来自灵丘、广灵、浑源一带山区。明朝洪武年间,修筑大同城垣和代王府所用石料也都来自这带地区。新中国建立以后,大理石得到广泛应用,各类建筑之基石、墙壁镶砌之饰面、各类雕刻工艺制品,电器绝缘制品等均可由大理石原料制成。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理石的开采和利用越来越被重视,甚至引起外商的青睐,纷纷来大同地区投资经营大理石,各地开采工厂如雨后春笋一、般建立起来。西三环路同砷石雕工艺苑则为其中之一,它是与河北曲阳两家联办企业)生产原雕、浮雕、仿古雕,产品有人物、动物,各类佛像,各类墓碑以及家庭装饰用品等二十多种产品,其中以人物的“天女散花”、动物的“威武石狮”、佛像的“醉卧观音”和“二龙戏珠”墓碑等最受顾客欢迎。尤其“威武 石狮”雕刻颇为精制,底座为三层,下莲花座花瓣朝上开放,上莲花座花瓣朝下低垂,中间二龙戏珠生动逼真;底座上面雕刻之石狮坐像,威武雄健,怪目圆睁,鬃毛倒卷,甚为可爱。如今,同砷石雕工艺苑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质量上乘,其工艺之高超,刀法之姻熟、线条之流畅、光泽之鲜亮,不仅博得顾客青睐,而且深受艺术专家赞许。每日登门求购者络绎不绝,除在国内各地畅销外,还打入日本、泰国、韩国、新加坡等国际市场。
踢鼓秧歌
踢鼓秧歌亦称“地秧歌”。“土滩秧歌”/乱秧歌”。“踢鼓子”,浑源县又称它为“故事”,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所扮演的人物均为著名古典小说《水济》中宋江、吴用、公孙胜、林冲、花荣、鲁智深、武松、时迁、孙二娘、刘唐、王英。一丈青等梁山英雄好汉,少则18人,多则108人,从其扮演人物来分析,踢鼓秧歌应该是起源于宋元时期。踢鼓秧歌男角称作“鼓于”,腰间挎鼓,以脚踢鼓而舞;女角称作“拉花”,右手执扇形手鼓,边击边舞。后来,为了便于表演动作,演员手执刀、枪、棍、棒、扇子、手绢等道具,鼓为乐队,委派专人击奏。其表演形式有“大场子”/小场子”/过街场”之分,“大场子”最少需36人(即36天罡星),最多可达108人(即增加刀地煞星)。表演时,锣鼓表演队形是队伍分两行纵队,边舞蹈边往前进,乐队在前开路,演员舞蹈时变换“双龙出水”/花蛇蜕皮”等队形。“踢鼓秧歌”在大同附近各县中普遍流行,尤其在每年一度的元宵佳节中,更是必不可少的文艺节目,有的还围着旺火翩翩起舞,称作“旋旺火”,意在祈祷来年兴旺。农村中还有秧歌队“入户拜年”之习俗,各村之间进行“秧歌对赛”,场面十分宏伟,表演活泼生动,音乐节奏明快,观众喜闻乐见。据清朝(大同县志/己载:“上元,俗名灯节,乡下多扮灯官,唱插秧歌,来城内相征逐仿摊礼/其“唱插秧歌”即指踢鼓秧歌;又据清朝《云中郡志》记载:“立春,又名演春……优人、乐户、伎人各扮故事,乡民携带农具,唱农歌为兴作东事之,状共一处,名为演春。”其“各扮故事”,即指踢鼓秧歌的另一别名——故事。从以上两处记载中,可见踢鼓秧歌在大同地区的繁荣盛况。
大同炕围
大同地区,气候比较寒冷,屋内多有土炕,灶炕相连,…来做饭,二来取暖,尤其农村,更为普遍。为美化室内环境,锅台刷成白色,灶围刷成黑色,炕围绘有各色图案,既是一种室内装饰,又是一种讲究卫生之传统习惯。每逢搬迁新居和新媳妇进门,都要请著名匠人彩绘炕围;主人盛情款待艺人,艺人则是十分留心地施展绘画天才,每当一幅炕围画完之后,街坊邻居必定要去参观品评一番。这些评论,对于主人和匠人都是一个鉴定,鉴定好了,主人高兴,匠人也随之名声大振;鉴定不好,主人烦恼/匠人也因之威信扫地。因此/民多新居主人不惜花费重金,延请高级匠人彩绘炕围是习以为常。大同炕围一般高达0.85米左右,分为围边、围身、围心和灶头四个部分:围边是炕围最外边缘,多画有“正万字腿’、和“斜万字腿”,看上去,很有立体之感;围身位于围边下面,宽达0.3米,用墨线分成若干正方形格子,格子里面画有“打金枝”/骂金殿”/三娘教子”/牧羊圈”/红楼梦”/天仙配”/西厢记”/彩楼配”等戏文故事,或者画有山水、风景、人物、花卉、鸟兽、鱼虫等;围心宽达0.4米,两边可画山水、风景等巨幅画面;灶头为单幅画面,边缘设有花边,中间多画“连生贵子”/孔雀开屏”/丹凤朝阳”/鸳鸯荷花”等。纵观大同炕围,既装饰了家庭环境,又丰富了文化生活,从内容到形式,充满了浓厚的民俗风情,体现了广大人民追求吉祥如意和美好向往的传统情趣。
挠搁、抬搁
挠搁和抬搁是反映古代广大农民庆祝丰收景象时,将子顶在脖子之上,以示合家欢乐的民间舞蹈。相传,大地区远在300年前,就有挠搁和抬搁出现。挠搁是在一个壮汉肩背上绑起一根竖起的铁杆,高约米,铁杆顶端安有铁座,铁座上绑有一个化了妆的孩子;有的铁杆分成两叉,铁座绑有两个化了妆的孩子。铁座面的人称“挠搁人”,下面的壮汉称“底座”。表演时,。‘挠人”由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扮演,男女皆可,按照民间故事说或者戏曲舞台人物化妆成金重玉女、和合二仙、青蛇蛇、梁山伯与祝英台/底座”多由青年壮汉扮演,身穿彩,按丑行化妆。抬搁是在一个长8米,宽6米的底座上绑几根铁杆,铁杆子高约2米,铁杆顶端有铁座,几个铁座上均绑有了妆的孩子,称“抬搁人”,下面由八个青壮年抬着,底座空处用布围住,上面画有各种图案。表演时,“抬搁人”也和
“挠搁人”一样,按照戏曲舞台人物化妆,下面抬座的人也是身穿彩衣,按丑角化妆。挠搁的表演艺术,关键在于“底座”身上的功夫,“底座”必须压稳脚根,挺直腰板,把劲用在脚腕和腰部,将膀子前后甩开,才能使铁杆上的“挠搁人”彩衣、飘带左右飘舞如飞,酷似天上神仙一般,表演者随着锣鼓节奏之变换来变换步伐,变换队形,其动作之优美,变换之花样,常使观众目不暇接,赞不绝口。过去,大同地区的元宵佳节或者重大庙会中,挠搁和抬搁在文艺活动队伍里是喜闻乐见的节目,广大观众曾经给予很高的评价,“东关的挠搁,南关的龙,四义轿房抬搁最出名,北关的高跷盖大同”。
浑源扇鼓
浑源扇鼓,又名太平鼓、单鼓、羊皮鼓、迎春鼓。最早起源于东北,它是满族用于祭把、请神、避邪、祈福、还愿等活动的民间说唱。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以后,随着也将扇鼓带到山西、河北、内蒙等华北地区,尤其是大同地区的浑源、朔县。山阴等县更为流行。每逢春耕之前,民众手持羊皮扇鼓边敞迈唱,祈祷秋后丰收,故名迎春鼓。后来神汉、巫婆又将扇鼓用于驱邪和婚、丧、嫁、娶等活动,因而又称喜乐。70年代中期,浑源县文化馆馆长李元喜同志将扇鼓重新挖掘出来,将其变革为具有民间舞蹈和曲艺演唱相结合的形式,首次将其搬上文艺舞台,演出效果良好,受到广大观众称赞,故此称为浑源扇鼓。浑源扇鼓的羊皮鼓面为圆扇形,直径约40厘米,鼓面上画有鸟兽鱼虫和花卉草木等图案,鼓柄挂有两个铁环,环尾缀五彩丝穗,样式精致美观。鼓键用竹子制成,鼓点节奏有单点、双点、花点、小碎点。曲调是在地方民歌、小曲基础上,加工改编而成的,其中有:“画扇面”/放风筝”、;“张生戏驾驾”等唱腔,浑源扇鼓集民间舞蹈和曲艺演唱:之大成,既能在街头、广场上演出,又能在舞台上表演;既能多人表演,又可以单人表演;既可以独唱,又可以合唱对唱,还可以与其它艺术形式穿插联唱。真可谓机动灵活/形式多样,表演丰富,舞姿优美。因此,它不仅在大同地区:广为流传,而且几次赴省参加会演均能获奖,于1976年卞月参加全国曲艺调演中,还受到曲艺界专家的极力称赞。
云胜锣鼓
云胜锣鼓原名得胜锣鼓,起源于大同北面四十公里的得胜口一带。得胜口是大同外长城之重要隘口,也是蒙晋交通要道。古代大同,战争频繁,军队出征、还朝皆从此处、经过。每次得胜归来,则由一名德高望重长者率领民众在:得胜口敲锣打鼓,热烈欢迎凯旋将士,故称之为得胜锣鼓。后来它在云州(大同)地区广泛流传,因而改称云胜锣鼓。;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用武力扩大疆土,攻:打林胡、楼烦时,每次出征之前,均要击奏锣鼓以振人心;战场拼杀之时,也要击奏锣鼓以励士气;得胜还朝之后,还要击奏锣鼓以示庆功。后来,在两汉征匈奴J匕魏伐柔然。隋唐击突厥J匕宋抗辽金。明朝抵蒙古等历代战争中也都沿用云胜锣鼓,清朝“康乾盛世”,国家统~,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云胜锣鼓逐步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喜庆大典、商肆开业、秋后丰收、逢年过节……等事宜之中。其演奏队伍可大可小,小者十多人,大者百人左右。乐器为大鼓一面或三面,锣四面、挠四副、钦四副。锣鼓曲谱有“点将出征”/拼杀四门”/得胜还朝”/万民欢庆”和“过街秧歌”等,演奏人员身穿彩衣,手击锣鼓,通过“抢摘金瓜”/金龙戏水”/风摆细浪”/夜静摇铃”等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和“二龙出水”/八字扇面”/一字长蛇”/丹凤朝阳”等队形变幻,充分体现出云胜锣鼓的四大艺术特点:急如狂涛骇浪,缓若涓水长流,重似霹雷闪电,轻比夜阑摇铃。使人感到鼓曲刚柔相济、节奏欢快、轻重有秩、层次分明,给人以赏心悦目之艺术享受。充分反映了塞上高原人民热情豪爽、雄浑剽悍、勤劳勇敢、奋发图强之乡土特色。在改革开放之年,云胜锣鼓这个古老的艺术大树又生新枝。大同矿务局晋华宫矿劳动服务公司在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云胜锣鼓艺术团,团长李霖祥为了振兴云胜锣鼓,不借“三顾茅庐”,特地聘请大同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邢明轩老师来矿任教。经过全体人员共同努力,刻苦排练,邢老师集三十多年文化艺术之大成,查阅大量资料,终于创作出《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喜相逢)。似\仙过海》/猛虎下山》等锣鼓套曲。其中,《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共分为“点将出征”/破天门阵”/班师还朝”/万、;民欢庆”四个部分组成。“点将出征”在大镰、小镣、大鼓/小鼓的轻击声中缓缓开始。接着是以喧闹之鼓曲鸣报军·:情,在节奏明快的锣鼓声中,穆桂英登台亮相、拜印点将、然后以浑雄有力的锣鼓激励杨家将士整装出发,奔赴前’线;“破天门阵”开始通过大镰J、擦、鼓褪擦鼓之声表示两军对垒,双方调兵遣将之战前准备。接着擂鼓四次,激战开始,全部乐器重敲快打,表示杨家将士冲入敌阵追击敌寇,大镣对打,小擦衬托则表示双方雇战,拼命厮杀之高潮;“班师回朝”开始鼓曲较为平缓、松弛,演奏人员队形不断更换,然后通过“轻、重、缓、急”几种打法,以示杨家将士胜利归来之乐观、自豪情景;“万民欢庆”在欢快的鼓曲声中开始,接着演奏“过街秧歌”、“倒骑毛驴”等鼓曲,经过重复变奏,以示万民载歌载舞,欢庆胜利之激奋心情,使听众进入如醉如痴境界之中。云胜锣鼓是一种深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打击乐合奏。它既不同于晋南锣鼓,也不同于太原锣鼓,而演奏起来有人物、情节和故事内容,在山西锣鼓中足可自成一大流派。如今,晋华宫矿演奏的云胜锣鼓已经成为家喻户晓老幼皆宜的艺术形式,在历次文艺大赛中屡获殊荣。它不仅在当地深受欢迎,而且还与安徽圣泉花鼓共同代表中国,参加了1994年8月在京举办的第三届国际民间艺术节。他们以激昂豪放的演奏艺术水平赢得了中外观众的高度赞扬,演出场上掌声不断,欢呼之声络绎不绝,观众激动他说:“OK,云胜锣鼓!…‘它的演奏效果胜过西方交响乐团!”由于演出成功,艺术节组委会特地给他们颁发了“国际艺术节荣誉证书”,法国艺术团团长当场邀请他们参加1995年法国民间艺术节。随后,还有很多艺术团体抢着为他们录音、录像、拍照,围观群众摩肩接遁,激情欢笑热闹非凡。
耍孩儿
耍孩儿又名咳咳腔,是大同地区观众所喜爱的地方剧种。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唱腔发声使用权用后嗓子,声音从喉咙下面发出来,听起来浑厚、质朴,唱腔与音乐伴奏十分和谐也是耍孩儿的又一特点。耍孩儿发声方法,使外地人乍一听起来很不习惯,说它发声不科学,但听惯了以后,觉得越听越爱听;作为当地人来说,这种唱腔是十分喜闻乐见的,好像是不用后嗓子唱就过不了“戏瘾”似的。所以解放以后,有些文艺工作者试图改革耍孩唱腔,变后嗓子演唱为前嗓子演唱,取消了耍孩儿的基本特点,结果观众很难通过,唱腔改革者不得不谨慎从事。
据应县北楼口关王庙戏台题壁记载:“大清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有耍孩儿班到此一乐。”由此可见,耍孩儿的形成时间至少也在道光之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康乾时期。一开始,耍孩儿只在应县、怀仁一带活动,后来演出活动区域逐渐扩大,南到忻州地区,北至同绥铁路,直到黄河后套一带。据说,大约在清末光绪年问,耍孩儿的艺术已发展到鼎盛时期,此时同地区各戏曲班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到处兴起,每个班社互相竞争,表演艺术飞快提高,班主们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互相之间经常举行比赛,俗称“唱对台”。当时,耍孩儿班社如果和其它戏曲班社“唱对台”,则往往是耍孩儿班子取胜。
耍孩儿唱腔是以主曲为骨架,嵌入“喜钦子”/苦钦子”/倒三板”/半跋子”/垛铰子”/梅花钦子”和“串儿”等曲调,组成一整套唱腔。在表达激情方面,又巧妙地吸收了梆子戏中的“介板”和“滚白”的唱法。
传统音乐分文武场。文场有第一大板胡、反弦板胡。大笛(又称曲笛,亦称苏梅);武场有大锣J、锣、鼓、钱等。 主要代表剧目有:“狮子洞”/白马关”/送京娘”/七人贤”/三孝牌”/金木鱼”/打佛堂”/对联珠”等四十多个剧目。 解放以后,大同市只有一个耍孩儿专业剧团,农村业余剧团则不计其数。
大同盆景
盆景艺术是利用花、草、树、木、土、砂、矿、石为材料,通过精雕细刻等艺术加工,再现大自然的风貌,给人以高等艺术,美化自然之观感。 盆景艺术起源于晋代。在六朝梁代萧于显所著《南齐书》中,曾出现“刻山石”之记载。隋唐时期,广为应用,明清时期,最为盛行。 盆景艺术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个大类。树桩盆景是选取姿态美、株叶小、寿命长、易造型的植物,经过剪修、整枝、吊扎、嫁接等办法,控制其生长发育,把它培养成具有艺术价值之优美造型,再配以典雅古朴的花盆和几架,摆设在书屋、客厅之内,尤显雅室生辉;山水盆景是选取土、砂、矿、石等材料,经过雕琢、腐蚀等办法,在古朴典雅的盆皿之中,安置楼阁、点缀亭榭、设计溪桥、种植花草,构成一幅优美的山水风景画面。 大同盆景艺术,很早以前就在民间广为流行。自从1986年8月在市展览馆大厅举办了“盆景花卉百花展”以后)使得广大盆景艺术作者创作水平逐步提高,作品越来越精。
皇后之乡
来到大同游览的人,除了大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之眼福而外,您一定还会发现,大同旅游区的人长得很漂亮。姑娘们赛如桃花美,小伙子浓眉大眼脸膛红,孩子们聪明伶俐挺可爱,老年人精神健壮又还童。尤其是大同、浑源。应县籍贯的人,普遍五官端正,齿白唇红,线条美好,体态赢人。不但人材漂亮,而且穿着打扮也很入时。特别是青年女子,描眉涂唇、披肩烫发、载金项链、耳环;男青年也不甘示弱,港式发型好似明星,时髦服装不断更新;中老年人越来越显年轻,仍然不减当年风韵。大同妇女人长得漂亮,再加上注重穿着打扮,就更加显得艳丽夺目,所以赢得了历代封建帝王的垂青。据史书记载,此区域内出过二十五个皇后、九个皇妃:北魏名将于栗碑家族中,曾有一个皇后;娄昭君为北齐文宣帝皇太后;娄昭君所生两个女儿为东魏皇后;北周卫国公独孤信七女为隋文帝文献皇后;长女为周明敬皇后;四女为周元贞皇后;晋王李克用之妻刘氏、妾曹氏系应州人,先为王妃,李存励继位后册封为皇太后、皇太妃;后晋皇帝石敬塘之皇后李氏系应州人;后晋未帝石重贵之生母安氏系大同人,册封皇太妃;后唐未帝李从可皇后刘氏乃浑源州人;后汉皇帝刘知远皇后李氏(人称李三娘)系应州人;宋朝名臣郭崇乃应州人,次子郭允恭之女为宋仁宗赵侦皇后;据《契丹国志·后妃传》记载:“兴宗皇后应州人,法天皇后弟,枢密楚王萧孝穆之女也。”又据《辽史·后妃传》记载:“肃祖昭烈皇后萧氏、豁祖庄敬皇后萧氏、玄祖简献皇后萧氏、德祖宣简皇后萧氏、太宗靖安皇后萧氏、世宗怀节皇后萧氏、穆宗皇后萧氏、景宗睿知皇后萧氏、圣宗仁德皇后萧氏、圣宗钦哀皇后萧氏、兴宗仁豁皇后萧氏、兴宗贵妃萧氏、道宗宣豁皇后萧氏、道宗惠妃萧氏、天柞皇后萧氏、天柞德妃萧氏。天柞文妃萧氏、天柞元妃萧氏”。明朝正德皇帝纳妃李凤姐。
罗罗腔
罗罗腔表演形式活泼,唱腔优美动听,生活气息浓厚,是大同地区、河北部分地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据清朝康熙年间戏剧家刘廷讥著《在园杂记》中记载:“近今且变戈阳腔为四平腔、京腔、卫腔,甚至等而下之为梆子腔话、弹腔、巫娘腔、喷呐腔、罗罗腔矣,愈趋愈卑,新奇迭出,终以昆腔为正音/由此可见,罗罗腔是由戈阳腔演变而来的,其形成年代起码是在康熙年间以前,甚至在明代未年就有了雏形的罗罗腔,它主要活动在冀中地区。
大同铜火锅
大同的铜器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早在北魏时期,就享有盛名。唐宋以来,大同的铜器已畅销全国。明清时期,大同的铸铜、制铜等工艺品已相当繁盛,当时钟楼院巷街制铜作坊已达数十处,均系子承父业,世代相传,故称“铜匠街”。正如民国大同志稿所述/大同虽非铜区,而铜制品向颇著称,物美价廉,多运往外蒙古地方。其大宗售品有铜锅、铜壶等物,尤以火锅为最。平绥路通车,中外游人旅客咸乐购置之,用作馈赠,其销路愈畅,本品愈多,故手工业中,铜工最为独步。… 大同铜火锅设计结构合理1,它由底盘、锅身、火座)锅盖、火筒和小盖等六部分组成。其生产工序为成型、铸造。焊接、镀锡里、銮花、抛光、组装等七道工序。在底盘、锅身、锅盖和小盖上,分别刻有(龙凤呈祥”/喜鹊登梅”/八仙过海”/花鸟山水”等图案。由于造型美观、工艺精巧。品种繁多、经久耐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所以深受顾客喜爱,人们不仅喜爱它的实用价值、而且更喜欢它的艺术欣赏价值。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来同访问时,将雕有“九龙奋月”图案的铜火锅赠送给蓬皮杜总统,受到了他的极力称赞。 如今,大同金属工艺厂生产的以铜火锅为主,酒具、宫廷餐具、铜牌匾、铜铸像为辅的十大类型,二百多个品种的工艺产品,不仅在国内各地很受欢迎,而且还畅销于日本、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以及港澳地区。
云冈绢人
大同地区在明清时代,就有在庙会上买个“泥娃娃”。“布娃娃”的习惯。不少人为了求子、求寿、免灾、祛病,亲自来庙会上给孩子买个“娃娃”以图吉利。 解放后,“泥娃娃”已被淘汰,而“布娃娃”却越来越精致,不少姑娘、媳妇喜欢在‘“缝布娃娃”方面下功夫,以此来炫耀自己心灵手巧。大同市绢人艺术家康巧玲多才多艺,在“缝布娃娃”的基础上发挥了自己的艺术造诣,将戏剧人物的脸谱用已饰、身段以及云冈石窟、华严寺各种佛像、胁侍菩萨、伎乐飞天以及戏剧人物的艺术造型用绢人表现出来)她的绢人是采用竣、罗、绸、缎、纱、绢、绘、锦等料制成的,颇有地方特色,广大群众誉以美称——“云冈绢人”。 康巧玲制作绢人是从1983年开始的。后来,凭着她在曲艺、戏剧事业上的造诣,制作绢人的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但她仍不满足,还虚心地学习版画艺术、工艺美术,又求教于佛学界、医学界和建筑界,善于博采众长,广泛地从各种艺术中吸取营养。因此,她制作的绢人不仅形似,而且神似,达到了情景交融的高超境界。例如:她设计的“关云长秉烛夜读春秋”绢人,将关羽储面长髯,卧蚕眉下二目凝押沉思,一团浩然正气刻圆塑造得淋漓尽致,颇具”犹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的名将风度;在“红楼梦人物群像”及“珍妃泪”中,将“黛玉葬花”/宝钦扑蝶”/湘云卧石”、“凤姐弄权”以及“珍妃维新”等形象全都塑造得栩栩如生,神采奕奕。 如今,市二轻局兴建了云冈绢人工厂,成批生产绢人,该产品不仅在国内受到欢迎,而且还畅销日本、美国以及港澳等许多地区。 由于云冈绢人制作工艺不断提高,产品不断更新,已经从原来单一绢人发展到大型灯展绢人。因此,“云冈绢人”能够周游全国各地巡回展览,大型绢人灯展“大同世界”、“仪凤呈祥”/煤海之光”曾经荣获“迎亚运”两项特别奖。1995年又光荣地登上了“世界妇女联合大会”之彩灯舞台。
大同面人
制造面人的习俗产生于元朝未年。当时,大同地区的人民深受异族压迫,时常起来反抗元朝统治者、后来起义队伍逐步发展壮大,为了秘密地传递信息,就在七月十五家家户户互赠面人,暗藏在面人肚里一个纸条,告诉对方在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起义。因此,这带地区留有“七月十五送面人,八月十五杀靴子”的俗语。明朝统一中国后,为了纪念七月十五这个日子,仍然赠送面人,以图吉利。大同解放以后,面人越做越精致,有的还染了颜色,很多家庭支妇喜欢在面人上精雕细刻,以便在馈赠亲友时,借以炫耀自己的心灵手巧,博得对方夸奖。
如今,大同市第一职业中学教师曹秀云制作的“大同面人”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鲜艳,形象逼真,颇受广大人民欢迎,曾多次参加省、地市美术展览,并屡获殊荣。有的外宾还专门派人来同订货,以作留念。
艺术陶瓷
大同地区生产陶瓷已有1400多年之历史,从我市博物馆陈列的历史出土文物考证,陶瓷制造业兴盛于唐朝,宋朝曾经生产“瓷雷”,用于军事方面。
解放以后,大同、怀仁、朔州等地普遍建立陶瓷厂,主要产品有飞跃杯碟、绳边碗、荷口汤盘、山西盖杯、小棱形杯、提梁茶具、五合圆壶、各种佛像、儿童玩具以及卫生洁具等,这些产品之特点是瓷质优良、设计新颖、品种繁多。造型美观。尤其是大同煤峪口矿美术瓷厂生产的“大肚弥勒佛”/老寿星”/天女散花”/嫡娥奔月”/猪八戒吃西瓜”/白兔”、“猛虎”/雄鸡”/奔马”/肥猪”/熊猫”/狮子”/天鹅”/金鱼”/小狗”等艺术陶瓷产品,具有制作精细、设计考究、姿态优美、艺术性强、趣味性浓五大特点,博得国内外人士一致好评,产品远销于欧、美、澳、东南亚以及日本等地。
民间剪纸
大同地区的民间剪纸历史十分悠久,远在明清时期已经盛行之最初流行在广灵、灵丘、蔚县一带地区,剪纸工具是用剪刀来剪,其作品也很简单,只是些鸟、兽、鱼、虫、花。草、树、木等。后来,剪纸业逐步发展,经过漫长的艺术实践,技艺逐渐由粗旷变为精·细,剪刀变为刻刀,作品内容逐步增多,由以前的鸟、兽、鱼、虫、花卉、蔬菜发展到传奇故事、戏剧脸谱、历史人物、古装仕女、佛道神仙、名胜古迹、花鸟山水等,真所谓内容丰富,应有尽有。剪纸业艺人由业余逐渐变为专业化,作品具有构图新颖、形象逼真、姿态优美、搂刻精巧、色彩鲜艳五大特点。每年一进腊月,许多剪纸艺人就扛上“亮子”(粘贴剪纸的框架),上面贴有剪纸作品,到街市去出售。每逢此时,各家剪纸作品纷纷上市,十分耀眼夺目,犹如剪纸展览会一般,游人可以大饱眼福,得到一次很美的艺术享受。当地人买回家去,逢年过节贴到门、窗之上,以图吉利;外地人买回家去,或者贴到门、窗之上,或者馈赠亲朋好友,都能落个皆大欢喜。
如今,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指引下,剪纸艺术事业空前发展,由广灵、灵丘)蔚县一带地区,逐步发展到大同市区和外省外市;从业人员也逐步增多,发展到有民间艺人和专业美术工作者相结合的剪纸队伍;作品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由原来的门、窗范围逐步扩大到报刊杂志的刊头设计、商标设计、家庭装饰等;作品幅度也逐渐由小到大,由单幅变多幅,由多幅变成巨幅。例如大同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美术教师曹秀云的剪纸经历正是这样。她从15岁便开始从事剪纸艺术,从易到难经历了二十多个春秋,创作过许多作品,参力口了全国、省、市级展览,并多次获奖。1989年她创作的大型剪纸作品《九龙腾跃》捐赠亚运会;1993年将22米的巨幅剪纸作品伙红的心愿》捐赠奥申委;1992年将8.9米的大型剪纸作品(甜蜜事业功千秋)送往北京中山公园展出。几次作品人京,曾受到过康克清以及其它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称赞。作品展出其间,围观者摩肩接瞳拥挤不堪,无不为她剪纸作品之精湛技艺所倾倒,尤其是受到海外同胞的拍掌叫绝,一致认为,曹秀云的剪纸作品除了继承民间剪纸的优点之外,又具有气势宏伟、结构严谨、搂刻精细、风格独特之四大特点,堪称“山西一绝”。
大同市 - 美食
大同旅游区土地辽阔,物产丰富,民情淳朴,宾旅会通,素称“膏腴之地”。除丰富的煤炭等矿产资源外,大同还拥有广灵的东方亮小米、浑源的黄芪、灵丘的苦荞面、大同县的黄花等一大批农副产品以及大同莜面、浑源凉粉、广灵五香瓜籽、阳高杏脯等一大批土特产品,享誉省内外。同时,大同的烹饪文化历史悠久,美食佳肴源远流长,物美价廉的饭菜加上优质的服务,使远道而来的宾客无不为之留下深刻的印象。
1.大同铜器
大同铜器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造型美观,久负盛名。历史上有“五台山上拜佛,大同城内买铜”之说。大同铜器已有25大系列,235个品种,458个花色,主要有铜火锅、酒具、宫廷餐具、铜牌匾等。大同铜器不仅在国内各地受欢迎,而且还畅销于日本、马来西亚、德国以及港澳地区。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访问大同时,曾以大同铜火锅相赠。
2.大同烧麦
烧麦,亦称稍梅,为宴席主食。因出笼时状如梅朵而得名。边口多褶雪白,透过薄面皮可看到里边的肉馅,令人食欲大增。
3.东方亮小米
产于广灵县,具有色泽金黄、颗粒均匀、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在我国北方享有盛誉。经化验,东方亮小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微量元素,对肝病、心脏病、贫血等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4.大同黄花
大同黄花,亦称金针菜,既可供观赏,也可作蔬菜。大同黄花色泽金黄,个体肥硕,油大脆嫩,香气浓郁,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16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成份,具有健胃、利尿、安神、生津等药用功能。大同黄花除少量在国内销售外,大部分销往国外。
5.大同羊杂
大同羊杂即羊下水,是以羊的头、蹄、心、肝、肠、肺、血等原料烹调制成的地方小吃,亦称羊杂烩汤。羊杂烩汤里加山药粉条,煮好后,红白相间,热气腾腾,油而不腻,令人垂涎欲滴,是一道暖胃驱寒的保健佳肴。
6.新荣莜面
莜麦学名燕麦,禾本科,燕麦属。莜面是莜麦经过淘洗、晒凉、炒熟,磨制而成的。莜面的吃法很多,有推窝窝、搓个卷、推创渣、搓鱼儿等等。可热吃,可凉拌。热吃加羊肉臊子、蘑菇豆腐汤,香味扑鼻,美不可言;冷拌用烧茄子、黄瓜丝,再配以炝辣椒油,红绿相间,清香可口。
7.沙棘 地方特产,俗称酸溜溜,是一种多年生野生落叶灌木。果实呈椭圆形,成熟后为橙黄色或红色,味酸可口。每到农历九月,在百草枯槁的百里煤田上,惟独沙棘生长茂盛,果实累累,像一串串红色珍珠,在山坡丘陵上到处可见。城内大街小巷沿街叫卖,儿童一边咂嘴一边吸食,酸中带甜的果汁余味无穷,沙棘含糖20%,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以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近年来开发出多种饮料、食品,无菌无毒,甜酸味美,清暑解渴,沁人心脾。
风味推荐
浑源凉粉、莲花豆、大北街兔头、帅府街羊杂、七中刀削面、小南街刀削面、欢乐街熏鸡、广灵豆腐干、
铜火锅、羊毛地毯、云冈绢人、大同艺术瓷、恒山老白干、上皇庄白酒等
好礼推荐:大同艺术瓷、云冈绢人、煤雕、沙棘汁、阳高杏脯、上皇庄白酒